在不久的將來,醫生將可以使用患者自己的干細胞打印出人造耳,從而修復先天畸形或損傷。
澳大利亞一組 3D 生物打印團隊的研究人員稱,他們取得了重大突破。
這種生物打印機由 Wollongong 大學研發,目前正在悉尼的 Alfred 親王醫院(RPA)進行試驗。
該項試驗將為那些存在缺陷的人設計并打印 3D 耳,尤其是患有先天性缺陷的兒童。通常,患者原本需要接受復雜的手術。
Wollongong 大學ARC電磁學中心主任 Gordon Wallace 教授說,研制出適宜的生物墨水,再配合相應的打印機,這絕對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生物墨水的需求是巨大的,”Wallace 教授說。“墨水必須具有可印刷性,能夠建造結構來保持它們的機械完整性。重要的是,他們必須在打印過程中保護活細胞,并確保這些細胞在打印后處于正常的環境中,以便分化出我們想要的組織及細胞類型。”

Wollongong 大學研發的生物打印機
作為早期試驗的一部分,由 RPA 耳鼻喉外科醫生 Payal Mukherjee 領導的團隊將從遺棄的軟骨中提取干細胞,用于加速生物墨水的發展。
Mukherjee 醫生的團隊將使用患者自己的干細胞來培養耳軟骨,打印出適合其耳部缺損和面部特征的耳朵。
現在的首要任務是為小耳癥的患兒推廣這項技術。Wallace 教授也表示,這項技術最終也會給成年人耳鼻喉畸形患者帶來福音。
“我們發現,這些應用都需要一個專用的定制打印機。”Wallace 教授說。“因為在臨床環境中,外科醫生當然不太可能為了使用打印機而走進實驗室。”
Wallace 教授說,他們希望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使其成為一項商業上可行的技術。

Gordon Wallace 教授領導了3D打印機的研發
在澳大利亞西部的 Harry Perkins 醫學研究所,科學家們正專注于研究細胞在 3D 打印過程中以及之后的表現。該研究所的血管工程實驗室主任 Barry Doyle 博士說,澳大利亞在拓展 3D 打印技術可行性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Doyle 說:“東海岸的 Wollongong 和 Queensland 正在進行的研究工作一直處于前沿。3D 打印不再是一個概念性的研究領域。”
Doyle 博士說,找到臨床上的合作者來測試新的 3D 打印技術很關鍵,他很高興 Wollongong 大學的研究人員加入了試驗。
他說:“能看到這項技術用于臨床真是太好了。”